2016-03-28

一个在中国做出月点击20w+的90后文青生活

“You sit here now on the hard chair and think about these things; and you don’t know whether you are happy or sad. And you wonder if you’ll everthink some day about now, and if then everything happening now will be nice tothink about.”

–#AlvinLevin , “Love is Like Park Avenue”

“你坐在一张硬椅子上想着这些事情。然后你不知道你是开心还是难过。然后你想未来有一天你回忆现在这个时刻,然后或许那个时候所有现在发生的一切都会想起来很美。”

—Alvin Levin , “Love is Like Park Avenue”

p32301333

CHUMS:当红的时尚博主,生活哲学会是什么呢?

Gogo:一. 首先,我其实从来没想过要做fashion blogger。我没有奢侈品。我的博客里,从来没有推荐过大家喜欢的“大牌”。很简单,因为我还没有到能安心地把自己挣的钱花在一个几千美元的包上的时候。我不高,没有锥子脸和大长腿。出生在武汉,长在北京。在美国读文学和建筑。我喜欢骑着车从北京西边穿过长安街,去胡同里听Live。喝两杯酒,再听着音乐,大半夜里晚上一个人骑车回家。有的时候,我会在半夜的路边停下来,看一家打工者在路边拿着白漆涂护栏。十几岁的小孩也在涂。这样的瞬间,我就会拿手机拍下来。因为它很打动我。

我爱买衣服,和逛美术馆。大都会我可以一天去两次。在意大利我拿着速写本走遍了大街小巷。中午买一个两欧元的面包在台阶上啃。我的朋友里,做时尚的就一个,我认识他还是因为他画画。其他,基本上就是学文学的,搞建筑的,有理想没钱的年轻人。

如果让我形容我自己,我也会说,我就是一个喜欢写东西,买东西的没什么钱的年轻人。

时尚最终是我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也跟我做时尚博客的初衷一样,我想用我的穿着来表达自己,让别人一眼就认识到我的本质。我原先也不理解时装周,直到今年去了纽约时装周,才发现可以理解为一群爱用视觉艺术表达自己的人,在一起搞的狂欢盛宴吧。

3.pic_hd(03-24-14-16-01)

所以当我写的两篇时尚文章,在一个月中链接点击20万,能记录的销售商品超过一千件的时候。当Shopbop,兰蔻等一系列国外牌子来找到我的时候,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这个领域,和如今大家的品味。

我爸是作家,我妈是工程师。我从小就不让被带去商场,只能去新华书店。小的时候幼儿园没怎么上,爸爸在家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读四大名著。不认识的字打上勾,抄到田字格上,查字典。注释就一个一个字地抄到商务印书馆那套四大名著的泛黄边缘上,每天反复读,爸爸要检查。

唯一的被逼迫还喜欢的爱好就是画画。以前在武汉画院,我爸妈拿着我三岁画的画去找老师,因为他们不想把我送进那种四十个人一个教室的素描班。我的脑袋被夹在大人的腿之间,那是武汉的盛夏,长裤,短裙,腿毛,坡跟鞋,九十年代的蛇纹皮包。我就坐在花园的砖头上,看我的一张卡通画被路人翻来覆去地看,那张从我妈办公室拿来的设计图纸发出的哗哗声,我现在还记得的。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画家愿意教我,于是我就开始了画画的日子。我想,我对于色彩,线条,和质地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我大概三四岁,每周末去临摹,去写生。就一个人,还有七十多岁的老画家。我无聊的时候就跑去看别人做唐三彩,我喜欢去摸哪些亮闪闪的,色彩斑澜的马。那些马的形象,我现在在梦中还看得见。

p32302805

我爱文学,也许是被逼着从三岁开始写日记加上无限孤独的缘故,我总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生活。现在我终于发现,我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是相通的。耶利内克,卡尔维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蓝骑士,贝克曼,鲜亮的颜色映照着我梦里小时候的唐三彩,还有孤独的,长江旁边的蒲公英。

高中的时候从北京到美国小镇上交换,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些外来的,却在概念上如此亲切的东西。蓝色的基督教,棕色的狗,白色的教堂,秋天出去猎鹿的时候天边一抹血红的夕阳,就映照在孤独的光秃秃的树枝之后。然后,然后是声音,乌鸦的声音可能不是黑色,是深紫,兔子跳进树洞的声音是爱丽丝发出的轻轻浅浅一声“噢”,我美国妹妹的尖叫是闪亮的橘红色的,它有着果冻般的质感,我在那声音包围下吹弹可破。对,那一年,这些感觉奔涌而来,势不可挡。

大学的时候,我去真格基金实习了半年。在真格的那段时间,我意识到,我自己不是创业的料。我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深了:我就是一个喜欢写东西,逛博物馆,骑自行车,买东西的没什么钱的年轻人。

p30493903

二. 慢慢开始,慢慢改变

我跟一个法国姑娘和一个意大利姑娘合住了四年,跟她俩一起天天打扮,买衣服,看牌子。从2015年开始写Fashion Blog,推荐我喜欢的,质量好的,我又买的起的单品。我很少看评论,因为我其实挺害怕别人说我腿粗啊胖啊丑啊这种的。所以我一般就写完发布在豆瓣上就走开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但是2015春假,我和男朋友去他叔叔家玩的时候,他的姑姑,一个在洛杉矶的制片人告诉我,你完全可以把你的博客当成一个business来做,因为你有很多独特的东西。

我笑着说,我?我觉得我喜欢的那些东西中国大众估计不喜欢吧。我又没有什么大牌,我也没有三米八。

她说,我的好朋友的博客叫ManRepeller,她就独特在于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有意思,有趣,不走寻常路。她的博客最近还被时代周刊评为了年度最佳博客。我觉得大家还是想看到有意思的东西。

那次她跟我聊完,我也没多想。只是继续在买东西,写东西。我的原则还是一样:我只推荐我用过的,好的东西。所以我写文章的频率也不高,每次都得买到,拿到手,用一段时间才会写。

640.webp

豆瓣上我一直也就是两万左右的粉丝,我也从来没有经营,也没有什么豆瓣上的朋友。也从来没有想去专门写一些时尚方面的文章。

直到这个暑假,我在北京宋庄画油画。其实我算是看画学画的,主要是看丁勇画画。丁勇是达衣岩的创始人,最初做的牌子叫broadcast:播。我一直非常喜欢达衣岩的颜色和诗意,更喜欢的其实是丁勇的油画。丁勇先是一个油画家,然后再是一个设计师。他的油画非常有力量,很有Lucien Freud的风范。他画画的时候非常专注,从早画到晚,有时候夜里也起来画,画十几天再回广州工作。我看他画画,然后说,你这个颜色跟我以前买的你家衣服好像啊!

他说:所以说我的牌子是设计师品牌,我的衣服就是我的画,我的生活就是我的衣服。

忽然,我就明白了,原来达衣岩那么特别,是因为它的设计师特别。服装和时尚应该是生活方式的表现,而不是追随其他人的脚步。我以为很多人喜欢印满英文logo的时尚,但是其实我自己不也是一个在那么多店里挑出达衣岩的人吗?

我记得在画画的时候,我还问他,你设计衣服的时候会想到如何设计得有中国特色吗?

我问完这句话,整个画室里的人都转头来看我。

“你是不是90后啊,”丁勇皱着眉头问我,“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好看的,有力量的,美的东西就是世界的。”

640.webp (1)

画完画,我去央美毕业展转了一圈,回到北京西边家里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missgogowang),微信描述我想都没想,就打上了:严肃的思想和不那么严肃的时尚。我的第一个专栏,就叫做[Pretty.Cheap.Things](美好而便宜的东西)。推荐了我这几年经常买的淘宝店。题目就叫做:是的你品味很高,但你一样可以淘宝。小图我想了想,最后选了一副Degas的舞女油画。

这篇文章很快就轰动了。轰动得出乎我的意料。并不是说转发十万加,而是转换率高得把我吓了一跳。我这次加上了可以看点击率和购买数量的链接,就仅仅在八月这一个月中,这篇文章和下一篇[Pretty.Cheap.Things]买买买,换换换--便宜好看大牌感的party裙,一共有超过二十万个点击,商品的销量竟然突破了1000件。

我可从来没想到。我没想到,跟我相像的人竟然这么多。

我还挺开心的。

640.webp (2)

3. 交到的朋友和遇到的教训

“做你自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其实挺难。难就在于,你如何去平衡自己和世界的价值观。我一直在推荐一家淘宝的鞋店,这家鞋店的设计完全是9块9的感觉,鞋却都是非常好的真皮,舒服而且实惠。2-300块不等。我一般不会推荐这样没有什么风格,还有各种错误英文的鞋店,但是店主却总让我感觉实在而舒服。我跟她说,你不要老做这么low,你下个修图app,把图片加个filter,加个高大上的中文好不好。她就说,不行啊,鞋子是什么样我就拍出来什么样,我不能欺骗顾客吧。我就晕了,我说,我是让你把图片整体弄好看点,上面不要加什么”you are the love of my life my sunshine” 这种,好不好!

我跟她说,我必须要收到实物才能够推荐,现在我在美国,你这个小生意,就不要动干戈地给我寄过来了。她却说,没关系,我知道你得拿到东西的,我给你寄过来,你不要担心。

这样的人,就让我心里一暖,感觉让我回到了武汉的盛夏,有阿姨在摇摆的公交车上站起来给拿着画具的我让座一样。

我跟许多淘宝店主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我有她们个人微信,知道她们面料没出来的急躁,新生孩子时的快乐和被顾客投诉时的伤心。这个暑假,我去上海见了一次我推荐过的两个店主。一个是很有态度的拉拉,另一个是非常细心的年轻爸爸。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万全不同的背景,但是我跟他们聊天非常快意,因为我爱他们那种认真做东西的态度。做包的奶爸把一只几百美元的大牌钱包拿在手里,上下把玩,然后告诉我们:“你看,我找到一个投诉点。”他指着一个小的都注意不到的线头说,“做淘宝,就是要更加细心,因为大家都很挑剔。”

他们告诉我几点:1.越没用过奢侈品的就越挑剔,比如还有人因为头层牛皮的皮味而退货。2.女性懂手工皮具的少,收到货会因为一点小划痕或小疤痕就退货,售后也不好做。3.大家买淘宝比买实体店要挑剔,因为实体店整体的气氛会让你容易忽略质量。

我有一次买到一双淘宝上一百多的小白鞋,质量非常好,比我在国外买的一些牌子要好很多,但是推荐了以后,却有人来说:Gogo啊,你自己去看看这家的评论。我去看了一眼之后发现有很多人说这双鞋不软,不值100多块。从这次以后我就发现,中国人对于便宜的东西是很怀疑的,总是觉得国外的东西肯定要更好,并且买100多块左右的人总是抱着“比50多块的鞋子贵出一倍,一定要完美才可以的心态”,所以如何都满足不了。反倒是我推荐的一些外国牌子,设计不说,东西质量明明就是一层薄薄的雪纺,大家却都很满足。这也是让我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地方。

我也遇到卖首饰的卖家,东西固然好看,却完全把我对她的帮助当作空气,她寄给我的样品项链坏了,我修完之后告诉她,她来一句:那怎么办啊。过几天她说,东西用完了吗?给我寄回来吧,寄到香港来。没有一句感谢,没有一点客气。我把地址纪录了下来,然后删了她的微信。这样的卖家,东西即使好看,我也不会愿意分享。

640.webp (3)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微信公众号都在做欧美街拍,时装周,欧美大牌代购。但我不会走那样的路线。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我。前两天我推送了一篇关于一个外国模特的文章,名为《永远不过时的时尚,就是和妈妈拉手一起逛街吃饭》,再上几周我写了《我最好的朋友,是个变性人》。我不愿意去做所谓“市场”的东西,不是因为我觉得那很俗,而是那不是我的生活。

不管以后博客发展成什么样,我觉得我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可以的话,我打算让一个朋友用傻瓜相机和胶片机给我拍照片,因为我喜欢那种真实的生活感,还没法拉腿ps。总之,我还是穿不了十公分的高跟鞋,不愿意吃十美元以上的中午饭,我买了20美元的美术馆年票,每周扛着画架坐公交去画画。

我感觉,这样好开心。640.webp (4)


本期 潮·生活 嘉宾:王逅逅(Gogo Wang)

标签:90后,文青,英语文学系学生,作家,时尚博主

CHUMS:平时搭配tips

Gogo:因为我喜欢出门去新的地方,所以我需要很舒适的衣服。所以我其实很追求舒适,不过也会加上最近流行的元素,或者一两件比较有结构的单品——一个statement戒指,一件硬朗的小西服,等等。

CHUMS:推荐搭配品牌

 Gogo:户外的话,我会很推荐Chums,舒服而且有设计感。我个人喜欢的其他品牌包括淘宝上的一些锅内设计师小众品牌,还有国外的Reformation,Dollskill, UNIF, Everlane, etc.

CHUMS:在美国生活的周末是如何度过的?是否有心仪的小店推荐?

Gogo:周末去听演唱会,跟朋友去没去过的画廊和咖啡馆,晚上睡前看书。


潮·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

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很潮

我们对每个人的生活不做任何评价

我们只展示更多生活的可能性给到大家

最后,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后台可以留言给CHUMS,么么哒~~~